近日,貴州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黔藥監藥罰〔2019〕8號)顯示,畢節百原醫藥有限公司牽涉一起銷售劣藥安神補腦膠囊案,該公司銷售標示生產單位為江西南昌桑海製藥廠、批號為180564、規格為0.3g的安神補腦膠囊,含量測定不符合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貴州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畢節百原醫藥有限公司處以沒收劣藥123盒和違法所得人民幣5296.45元,並處劣藥貨值金額9736.95元的1.5倍14605.4元,罰沒合計19901.87元。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畢節百原醫藥有限公司分別於2018年8月12日和14日購進安神補腦膠囊400盒與200盒,2019年6月28日,生產單位江西南昌桑海製藥廠向畢節百原醫藥有限公司送交召回通知書,召回了236盒。7月1日,貴州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向畢節百原醫藥有限公司送達不合格報告書,該公司於15日前召回16盒。
這批存在問題的劣藥生產單位江西南昌桑海製藥廠是一家國有綜合性製藥企業,國家二級企業,始建於1970年。2018年3月29日,江西南昌桑海製藥廠更名為江西南昌桑海製藥有限公司(簡稱“桑海製藥”)。桑海製藥占地麵積21萬平方米,是一家從事中成藥、化學藥的研製、生產和銷售以及藥品批發零售的企業,主要產品包括八珍益母膠囊、牛黃蛇膽川貝液、腎寶膠囊、多維元素片等。截至目前,桑海製藥第一大股東為江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江中藥業”,600750.SH),持股比例為51%。第二大股東為江西桑海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49%。
這次罰單也折射出老牌藥企江中藥業正在麵臨的危機與挑戰:藥品生產線存在缺陷;從2014年起銷售費用縮減、明星產品銷量下滑,江中藥業營收2018年營收勉強與十年之前持平;保健品板塊也在大幅下跌……
事實上,江中藥業及其旗下公司生產的藥品出現質量問題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2019年7月5日,江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藥品生產監督檢查及處理情況通報》,有99家企業存在生產缺陷。其中,就有江中藥業,涉及硬膠囊劑、原料藥(蚓激酶)、糖漿劑、片劑(A線、B線、D線、E線、F線、G線)、顆粒劑、口服液、膏滋劑,檢查結果顯示存在11項一般缺陷,不存在嚴重缺陷和主要缺陷。江中藥業對產品生產全過程的把控偏離GMP要求,但能夠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改正。7月6日江中藥業發布公告稱證書到期後再次通過GMP認證,包括上述有一般缺陷的部分車間。
藥品生產監督檢查及處理情況通報(2019年第1號)文件附件
2017年12月,江中藥業明星產品健胃消食片被陝西省食品藥品監督局查出不合格;2016年10月,廣州市消委會發布的保健食品和營養強化食品比較試驗報告中,江中藥業生產的2批次初元牌氨基酸口服液被檢存不合格情況;2013年,健胃消食片被山西省食品藥品監督局查出不合格。
在藥品生產存在缺陷之際,江中藥業的“拳頭”產品江中牌健胃消食片銷量在逐年下滑。據華夏時報報道,江中健胃消食片在2015年、2016年銷售量分別為2.14億盒、1.96億盒,同比減少19.47%和8.43%。在2017年銷量小幅增長後,2018年銷售量1.81億盒,同比減少8.36%。
與藥品類似,江中藥業近年來倚重的保健品板塊同樣也呈現頹勢。2018年,保健品板塊實現營業收入2.42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2.09%;2019年上半年,這一板塊營收再度銳減-43.27%至0.55億元。
在業績方麵,2018年,江中藥業全年營業收入17.55億,同比增長僅0.49%,歸母淨利潤4.7億,同比增長12.55%,2019年一季度業績略有升溫,營業收入達5.37億,同比增長16.72%,但歸母淨利潤1.27億,同比增長9.5%。分產品來看,非處方藥依然是江中藥業的主要收入來源,全年營收14.97億,占全年總營收的85.3%,毛利率也高達70.22%,保健品及其他全年貢獻營收2.42億,酒類貢獻應收1102.69萬。
據藍鯨財經報道,近年來江中藥業的業績卻是直線下跌,2018年業績規模才勉強與十年前持平,業績下滑與銷售費用的縮減有很大關係。事實上,自從2014年以來,江中藥業的銷售費用不斷縮減,2014年最高時曾達到9.01億,到2018年則減少為5.03億,累計減少44.17%,而營業收入也隨之一同跌落。
有分析認為,江中藥業是“成也營銷,敗也營銷”,在依靠“重營銷”模式起家騰飛之後,過度倚重營銷的惡果也在逐漸顯現。首先出現的是虛假宣傳問題。2012年3月,上海工商部門通報江中藥業子公司江西江中醫藥貿易有限公司發布的廣告宣稱,“江中牌兒童健胃消食片”的銷量為“每天賣出71萬盒”,這一數字與事實嚴重不符,屬於欺騙和誤導消費者。
此外,被銷售費用嚴重擠壓的研發費用,對江中藥業的成長性更加致命。上述江中藥業銷售費用的減少主要是廣告費用的下降,2014年銷售費用最高時其中62.04%都用來進行廣告宣傳和促銷,廣告費高達5.59億。在2015年-2018年期間,江中藥業的研發投入合計分別為4800萬元、5400萬元、5600萬元、5000萬元,而對應的銷售費用分別為6億元、5億元、5億元、5億元,銷售費用達研發費用十倍之多。
在銷售費用,尤其是廣告費用大幅縮減的同時,依靠廣告效應保持高銷量的明星產品也逐漸失去光環,據江中藥業財報顯示,2016-2018年,其“營收支柱”非處方藥業務,營收占比雖連續超80%。但毛利率增速卻逐年減少,2016-2018年,其毛利率增長分別為74%、72%、70%。同時,非處方藥業務的核心產品“健胃消食片”的產銷量已多年呈負增長,2015-2018年,健胃消食片的產量增幅分別為-23%、-3%、7%、-20%,對應的銷量增幅則分別為-19%、-8%、0.7%、-8%。其他非處方藥業務線銷售的產品,例如江中牌複方草珊瑚含片、胖大海菊花烏梅桔紅糖等也出現不同程度下降。
麵對嚴峻的形勢,江中藥業2019年開年就大動作頻頻,試圖找到轉型升級的“捷徑”。2019年2月,華潤醫藥控股(簡稱“華潤醫藥”,03320.HK)取得控股股東江中集團 51%股權事項,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手續。華潤醫藥成為江中集團控股股東,間接控製江中藥業已發行股份的43.03%。江中藥業進入華潤醫藥後,華潤醫藥對業績提出的目標為:“2019年計劃實現營業收入24億元,費用率40%左右。”
另外,2019年1月3日,江中藥業發布公告稱,以現金增資方式分別取得江西南昌桑海製藥有限公司(簡稱“桑海製藥”)、江西南昌濟生製藥有限公司(簡稱“濟生製藥”)51%股權,增資金額分別為人民幣1.64億元、2.13億元,合計為人民幣3.77億元。本次增資項目發起時間為去年7月,江中藥業在七屆董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上通過《關於收購桑海製藥、濟生製藥51%股權的議案》,同意收購桑海製藥、濟生製藥51%股權。
有行業數據顯示,江中通過此次整合,共獲得了207個批文,其中中藥批文百餘個,還有十餘個銷量過千萬元甚至過三五千萬元的產品。行業專家表示,本次增資非常有利於江中借助桑海製藥和濟生製藥豐富的產品批文和品牌資源豐富公司產品結構,增強各方在品牌、產品、終端等方麵的廣泛協同和資源整合,推動生產效能、業務協同和品牌價值不斷提升,進一步做大做強公司品牌工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在一係列操作後,江中藥業截至目前的業績略有回溫。據江中藥業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04億元,同比增長31.90%,已經接近2018年全年營收水平;歸母淨利潤3.82億元,同比增長7.92%;扣非淨利潤3.57億元,同比增長2.73%。
截至12月2日收盤,江中藥業報12.02元,總市值63.11億。
附:行政處罰決定書(黔藥監藥罰〔2019〕8號)全文如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